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全球 2020 年新发肝癌91万例,其中中国新发肝癌 41 万例,占全球 45% 还要多。(数据来源: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Cancer burden rises to 19.3 million new cases and 10.0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20[J]. IARC.2020.)在我国,肝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今年年初,年仅43岁的音乐人赵英俊和68岁的香港影星吴孟达皆因肝癌去世。根据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以下人群均为肝癌高危人群:肝脏是个“哑巴”器官,痛觉神经一般生长在肝脏薄膜上,内部没有痛觉神经,所以肝脏肿物比较小的时候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有症状的多数是比较大的占位性病变,所以肝脏早期发生病变几乎没有症状,一旦有了症状,一般都进展到晚期了。肝硬化是肝癌的最后底牌,大多数肝硬化由慢性肝炎发展而来,也有少部分由酒精肝、血吸虫等演变而来。临床上治疗肝硬化,主要是预防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腹水等并发症,尽量控制不要转化成肝癌,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李卓家,杨桂林,李晓良,吴其恺,邓欣,李炜,王平,周伯平.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45例临床观察[J].现代免疫学,2013,33(06):484-487.选择肝硬化住院患者45例为治疗组,40例为对照组,肝功能分级属Child-Pugh分级标准B/C级,治疗组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外周静脉输入间充质干细胞2×107个,观察患者移植后第0、4、8周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乏力、纳差、尿少、水肿症状在第1~2周即明显缓解,腹胀明显减轻,2~8周症状持续缓解。治疗组8周后肝功能合成指标(ALB、PTA)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总结效果: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缓解肝功异常,改善乏力、纳差、水肿等症状。张骏飞,宋海燕,陈曦,潘劲劲,刘力伟,陈从新,刘波.多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05):693-696.在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接受单次间充质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20例,接受多次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20例,另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经肝内门静脉穿刺,注入间充质干细胞约4×108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1~3次,随访36个月。治疗前,三组血清TBIL、ALB、INR和Child-Pugh评分比较,在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时,单次移植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随访36个月结束时,多次移植组血清TBIL、ALB、INR和Child-Pugh评分与单次移植组和对照组比,均有所下降。在随访36月结束时,多次接受细胞移植患者肝脏最大平扫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大、脾脏长度和厚度较对照组显著缩小。总结效果:多次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安全性可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方雪晴,张骏飞,宋海燕,陈照林,董静,潘劲劲,陈曦,刘波,陈从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7):2696-2701.将1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9)进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n=59)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先经肝固有动脉注射10mL干细胞悬液,然后经静脉注射10mL干细胞悬液,细胞总数为(4.0-4.5)×108。治疗后12周,两组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率提高。在免疫方面,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T8细胞的增殖、分化,上调Treg细胞,抑制炎症,减轻肝组织炎症程度。总结效果:间充质干细胞有效提高肝硬化生存率,抑制炎症,减轻肝组织炎症程度。50出头的赵先生,正值成功企业家的大好年华,但身体状况屡亮红灯。赵先生确诊乙肝小三阳有30余年,近年体检肝功异常及乙肝DNA病毒载量增高,有肝硬化趋势,肿瘤标记物增高。针对赵先生的身体情况,中安康华立即集合各科高水平医疗专家、中医内科专家、首长保健专家、功能医学专家、营养专家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经过详细的面诊和病史报告分析,中安康华多学科专家联合出具了针对赵先生的以干细胞、免疫细胞、靶向疗法等为主的整合医学干预方案。经过中安康华近两年的调理,赵先生收效良好。肝功恢复正常,乙肝转阴!精神状态几乎恢复到年轻时状态,应酬后醉酒不适感减轻,也无腹痛腹胀等不适。间充质干细胞(MSCs):MSCs 是一类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最常由骨髓中提取,也可以从脂肪组织、脐带组织、肝脏、牙髓等多种组织中获得。研究发现 MSCs 能定向分化为 HLCs,并对肝细胞发挥免疫调节、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等作用,是细胞替代法治疗肝硬化最具有应用价值的成体干细胞。结语:临床试验和中安康华真实案例,揭示了干细胞疗法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肝癌发病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