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高血压可能是少数老年人才会有的问题,而现在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作事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甚至包括年轻人也患上了高血压。

高血压在我国有很高的发病率,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3亿,但知晓率仅为51%左右,治疗率为45.8%,控制率仅有16.8%,不足2成。许多人患了高血压却不自知,导致病情越来越重,诱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到生命。很多患者就是在出现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8张动图:揭秘高血压血管被堵全过程
正常血压时,血流平稳
血压增高后,冲击血管
血压越高对血管压力越大,使其变形异常
高血压长期作用使血管内膜受损,瘢痕样增生
受损处形成瘢痕样增生,使血管壁增厚
血管壁损伤后,有形成分堆积在粗糙的受损组织表面
持续不断地形成增生,使管腔狭窄,血栓形成
血栓逐渐长大,最终造成血管堵塞
不同血管堵塞会引发不同疾病
1.大脑血管堵了——中风
中风发生后,可能出现偏瘫、说话不清,甚至丧失活动能力,卧床不起。
2.心脏血管堵了——心梗
如果堵塞程度轻的话,可能只是心脏泵血能力受到影响;而严重的心梗,随时都可能致命。

3.腿上的血管堵了——动脉硬化闭塞、静脉血栓
动脉堵塞严重时,可能导致腿脚缺血坏死,甚至需要截肢。而静脉血栓如果脱落,进入肺血管,就可能导致肺栓塞。
4.肺部的血管堵了——肺栓塞
肺栓塞的病情通常很急,当血管堵塞时间一长,人就可能窒息而死。
血压高就是得了高血压吗?
测量了一次血压数值略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高血压。
研究表明,在一天中,血压会上午上升、午后下降、傍晚又上升,凌晨2-3点到达血压最低值。血压的这种昼夜节律变化是为了适应身体活动的需要,白天动得多,血压高;晚上动得少,血压低。
但是,如果在不同的三天里测得的高压都大于140,或者低压都大于90,基本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了。

如果还存有怀疑,可以去医院让医生帮你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这个检查会让你24小时一直背一个小盒子,来检测你一天内每时每刻的血压数值,对你的血压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这也是确诊高血压的黄金标准。
高血压高危人群
•高血压家族史人群
•吸烟、喝酒、高盐饮食人群
•肥胖、超重范围人群(BMI≥28kg/㎡)
•明显腹型肥胖人群(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血压测量后属于正常高值人群(即血压超出120/80mmHg,不超过140/90mmHg人群)
•血脂异常人群(总胆固醇大于等于6.2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经常头晕头痛人群
•无原因视力、听力下降人群
•晨起时手脚麻木人群
•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7.0mmol/L)
•缺乏身体活动人群
•长期精神紧张人群
高血压综合解决方案
中安康华高血压综合解决方案,有效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降低
1、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2、高血压伴冠心病或心肌梗死
3、高血压伴心力衰竭
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
6、高血压伴脑血管病
7、高血压合并肾脏病变
8、高血压伴痛风高尿酸血症
9、高血压伴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10、高血压伴精神抑郁症
等并发症风险。

解决方案:
1. 前沿生物科技干细胞调理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心脏和血管功能进行修复,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有效增加高血压的治愈率;干细胞还能分化为肝脏细胞、肾脏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修复受损肝细胞和肾细胞,改善肝功能和肾功能,提高高血压患者身体素质,减少并发症。

2. 膳食营养管理(优碳膳食计划方案)
应酬频繁,经常烟酒,食物过于油腻,会引起肥胖,诱发高血压,中安康华创新总结出高端整合医疗模式-365首长保健体系,组建了一支由多学科专家构成的健康保健服务团队,在膳食营养管理上,由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针对性出具个性化健康饮食调理方案,并由健康管家全程跟进执行,帮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 运动减重管理
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体重超标不但要改善饮食结构,还要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中安康华健康保健服务团队专业运动减重师根据年龄、职业、身体情况制定适合的运动减重方案,全程多对一跟进指导,帮助客户进行有效的运动减重管理。

4. Plaqx Forte血管清道夫
瑞士Plaqx Forte血管清道夫,预防和改善高血压,清除血管斑块,降低血管脂肪含量,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有效预防高血压,增加高血压的治愈率。
5. 德国靶向活细胞分子疗法
活细胞分子从根本上修复血管细胞,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呼吸困难、心悸和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适用人群:
血压不稳,高血压人群
高血脂人群
高血糖人群
肥胖、腹型肥胖人群
中医从古代就讲究未病先防,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疾病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日常能把自己的生活方式管理好,再加上现代先进的生物保健技术,相信高血压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本文内容审核专家